摄影和电影摄影
摄影
摄影术于1840年左右出现在克罗地亚;德米特里耶·诺瓦科维奇(Demetrije Novaković)是最早制作银版摄影法照片的人之一,随后还有许多其他业余爱好者,例如玉尔耶·德拉斯科维奇(Juraj Drašković)和德拉古廷·安通·帕西奇(Dragutin Antun Parčić)。1850年后,摄影工作室在克罗地亚各地成立,弗兰耶·波梅尔(Franjo Pommer),玉利乌斯·许恩(Julius Hühn)和第一本摄影专著的作者伊万·斯坦德尔(Ivan Standl)在萨格勒布建立了摄影工作室,此后还有鲁道夫·莫辛格(Rudolf Mosinger)和安东尼亚·库乐察尔(Antonija Kulčar)。托马斯·布拉特(Tomas Burat)等人在扎达尔建立了摄影工作室。19世纪末,摄影师倾向于真实主义(例如,第一张瞬间照片的作者卡洛·德拉斯科维奇/Karlo Drašković)或绘画主义(例如,安通·斯蒂亚斯尼/Antun Stiasni)的摄影法,而斯捷潘·厄多迪(Stjepan Erdödy)则探索媒介本身并创作了第一批照片蒙太奇和照片拼贴画。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尼奥·莫辛格(Franjo Mosinger)接受了新现实的美学,并通过蒙太奇接近前卫的方向,伊万娜·汤姆列诺维奇-梅勒尔(Ivana Tomljenović-Meller)也是如此。与此同时,30年代,出现了所谓的萨格勒布艺术摄影派,并引入社会批判主题。主要人物是托硕·达巴茨(Tošo Dabac),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发展成为克罗地亚摄影界的领军人物,在各种摄影主题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如他丰富的档案遗产(自 2006年起由萨格勒布当代艺术博物馆管理)。
战后摄影最杰出的代表包括姆拉登·格尔切维奇(Mladen Grčević)和他的生活照片、第一张彩色照片的作者奥托·霍恩耶茨(Oto Hohnjec)、米兰·帕维奇(Milan Pavić)和斯拉夫卡·帕维奇(Slavka Pavić)。安特(Ante)和兹沃尼米尔·布尔坎(Zvonimir Brkan)兄弟对现实进行了新的艺术诠释,而姆拉登·帝舵(Mladen Tudor)则更接近于玛格南图新闻摄影风格。20世纪70年代后期,青年报刊(《热情》/Polet、《学生报》/Studentski list)和新型杂志报刊(《开始》/Start、《今天》/Danas)的扩张催生了伊万·波萨维茨(Ivan Posavec)、米奥·维索维奇(Mio Vesović)和鲍里斯·茨维塔诺维奇(Boris Cvjetanović)等人。此外,伴随着他们的是具有明显个人作者表达的摄影师,例如兹拉塔·武切利奇(Zlata Vucelić)和约瑟普·克拉里擦(Josip Klarica)(过去和现在)。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数字摄影逐渐代替传统摄影(胶片摄影),尤其是在卫国战争 (1991–1995年)期间,这也打破了当时常见的摄影主题。胶片使用的终结和印刷媒体的危机导致优秀摄影师的活动减少,只有一些短暂的例外(斯蒂芬·卢皮诺/Stephan Lupino)。只有少数摄影师在他们工作中使用新技术,例如在报刊领域工作的伊万·波萨维茨(Ivan Posavec)和达米尔·法比亚尼奇(Damir Fabijanić),后者是一位涵盖各种主题(从卫国战争到各种具有国家重要性的独立项目)的独立摄影师。除了老一辈的知名人士(亚森科·拉索尔/Jasenko Rasol、安娜·奥帕里奇/Ana Opalić、达里耶·佩特科维奇/Darije Petković)外,也出现了一些新摄影师(马尔科·埃尔切戈维奇/Marko Ercegović、提亚沙·卡乐坎/Tjaša Kalkan、佩特拉·姆尔莎/Petra Mrša)。
电影摄影
连续和专业的克罗地亚电影摄影自20世纪中叶才开始发展,尽管第一部保存下来的克罗地亚地区电影记录包括由卢米埃尔公司摄影师亚历山大·普罗米奥(Alexandre Promio) 于1898年制作的电影(电影发明仅三年后)和1904年由英国电影先驱弗兰克·莫特肖(Frank Mottershaw)拍摄的电影。克罗地亚电影摄影师约西普·哈拉(Josip Halla)为《闪电》电影杂志(Éclaire)拍摄了巴尔干战争,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克罗地亚演员兹沃尼米尔·罗戈兹(Zvonimir Rogoz)在中欧职业生涯中表现出色。奥克塔维扬·米莱蒂奇(Oktavijan Miletić)的16毫米电影对欧洲电影文化和电影业余爱好者具有重要意义,而公共卫生学院制作的教育片是全球范围内全面发展的纪录片派的早期范例。克罗地亚独立国(1941–1945年)在克罗地亚国家电影学院(Hrvatski slikopis)的框架内组织宣传纪录片和文化电影的制作,战后成为克罗地亚电影局,1946年改名为亚德里亚电影(Jadran Film),直到1991年是克罗地亚的中央电影制片厂。在50年代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高峰期,电影成为普通城市化文化的一部分,去电影院看电影成为一种日常消遣。
早在50年代中期,克罗地亚电影就摆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创造了第一批杰作:《音乐会》(布兰科·贝兰/Branko Belan,1954年)、《别回头,儿子》(布兰科·鲍尔/Branko Bauer,1956年)和《H-8...》(尼古拉·坦霍夫/Nikola Tanhofer,1958年)。亚德里亚电影(Jadran Film)成为在克罗地亚拍摄电影的成功国际联合制片商,赢得了两项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一年之路》,朱塞佩·德·桑蒂斯/Giuseppe de Santis,1958年;《第九圈》,弗兰策·斯蒂格利奇/France Štiglic,1960年)。在60年代初期,其它电影类型也蓬勃发展:大量纪录片在世界电影节上巡回演出(克里斯托·帕皮奇/Krsto Papić、鲁道夫·斯热马茨/Rudolf Sremac的电影)、在萨格勒布发展起来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反电影运动(作者:米霍维尔·潘西尼/Mihovil Pansini、托米斯拉夫·戈托瓦茨/Tomislav Gotovac、弗拉基米尔·佩泰克/Vladimir Petek)。该运动于1963年至1970年集中围绕GEFF实验电影节。萨格勒布动画电影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片以萨格勒布动画电影派的名义轰动全球(杜山·武科蒂奇/Dušan Vukotić、尼古拉·科斯特拉茨/Nikola Kostelac、弗拉多·克里斯特乐/Vlado Kristl、瓦特罗斯拉夫·米米擦/Vatroslav Mimica、兹拉特科·格尔基奇/Zlatko Grgić、鲍里斯·科拉尔/Boris Kolar、内德尔科·德拉季奇/Nedeljko Dragić、兹拉特科·布尔克/Zlatko Bourek、博里沃伊·多夫尼科维奇/Borivoj Dovniković、帕瓦洛·斯塔特/Pavao Štalter、兹登科·加斯帕罗维奇/Zdenko Gašparović、亚历山大·马克思/Aleksandar Marks、弗拉基米尔·尤特里莎/Vladimir Jutriša等)。
在60年代,故事片也发生了变化,转向现代主义叙事形式,而另一方面,克罗地亚导演、摄影师、演员和电影制片厂参与的联合制作中为南斯拉夫游击队电影做出了贡献(例如,由韦利科·布拉伊奇/Veljko Bulajić执导而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内雷特瓦战役》/The Battle of Neretva)。在60年代和70年代,克罗地亚电影以导演电影为特征,这些电影是东欧"新电影"的一部分(瓦特罗斯拉夫·米米擦/Vatroslav Mimica、安特·巴巴亚/Ante Babaja、克里斯托·帕皮奇/Krsto Papić、托米斯拉夫·拉迪奇/Tomislav Radić、兹沃尼米尔·贝尔科维奇/Zvonimir Berković、克雷索·戈利克/Krešo Golik、安通·弗尔多利亚克/Antun Vrdoljak、法迪尔·哈季奇/Fadil Hadžić、洛丹·扎弗拉诺维奇/Lordan Zafranović)。后现代主义精神的类型片在80年代占主导地位(例如,佐兰·塔迪奇 /Zoran Tadić和拉伊科·格里奇/Rajko Grlić的电影)。90年代初,由于南斯拉夫解体和战争,克罗地亚电影业经历了重组和制作危机,但新一代导演很快出现(兹林科·奥格雷斯塔/Zrinko Ogresta、卢卡斯·诺拉/Lukas Nola、文科·布雷莎纳/Vinko Brešan、赫尔沃耶·赫里巴尔/Hrvoje Hribar、达利博尔·马塔尼奇/Dalibor Matanić、奥格娘·斯维利契奇/Ognjen Sviličić、阿森·安东·奥斯托季奇/Arsen Anton Ostojić)。
2000年以后,各大城市都开设了多家电影院,而独立电影院网络在2010年后进行了更新和数字化。2008年,视听领域中央公共机构成立后,即克罗地亚视听中心(HAVC),制片行业活跃起来。除此之外,通过欧洲电影院支持基金(Eurimages)和欧盟媒体计划增加了国际合作。2010年代,克罗地亚视听中心倡导的公共电影政策促进了克罗地亚电影艺术的稳定和国际认可以及对纪录片、实验和动画电影的持续支持。最直接的后果是在克罗地亚拍摄的外国合拍片的增加和生产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女性的创造性代表中。